上海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股阿奴“北京、上海等城市,要向国际水平看齐,率先建立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制度,为全国城市作出表率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采取党建引领、制度保障、设施跟上、全区覆盖等方法,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。
截至2018年年底,上海已实现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,长宁、崇明等6个区整区域覆盖。2019年初,《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在市十五届二次人代表会高票通过,为生活垃圾分类全程体系提供了法制保障。
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坚持以构建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为基础,着力完善技术、政策、社会3个系统,目前已基本形成“党建引领、规划先行、政府推动、市场运作、社会参与”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新格局。
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性系统工程,仅仅靠环卫管理部门单打独斗难成气候,理顺管理体制、明确部门责任是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顺利推进的必要保障。在“条”“线”上,需要包括发展改革、房屋管理、生态环境、城管执法等多部门协同推进;在“块”上,需要市、区、街镇3级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。对此,上海市按照“市级统筹、区级组织、街镇落实”的思路,建立健全“两级政府、三级管理、四级落实”的生活垃圾分类责任体系。
一方面,加强部门统筹协调。2012年4月,上海市建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作为第一召集人,19个市相关部门和17个区政府组成的联席会议制度,统筹推进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,落实分工责任,强化协调配合,加强考核评价。如今上海市相关成员单位已增至30个。
另一方面,抓好属地主体责任落实。属地街镇在垃圾分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,上海市自2018年开始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达标(示范)街镇创建工作。2019年,进一步推进示范区创建,同时深化达标(示范)街镇评比机制,对全市200余个街道(乡、镇、工业区)居住小区达标率进行排名,排名结果每半年通过主流媒体向社会公布,并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,进一步促进生活垃圾分类整区域推进,加快实现全覆盖。